面试题总结并附上答案3
Android应用程序内部启动Activity过程(startActivity)
Android应用程序内部启动Activity过程(startActivity)
-
应用程序的MainActivity通过Binder进程间通信机制通知ActivityManagerService,它要启动一个新的Activity;
-
ActivityManagerService通过Binder进程间通信机制通知MainActivity进入Paused状态;
-
MainActivity通过Binder进程间通信机制通知ActivityManagerService,它已经准备就绪进入Paused状态,于是ActivityManagerService就准备要在MainActivity所在的进程和任务中启动新的Activity了;
-
ActivityManagerService通过Binder进程间通信机制通知MainActivity所在的ActivityThread,现在一切准备就绪,它可以真正执行Activity的启动操作了。
和Android应用程序启动过程源代码分析中启动应用程序的默认Activity相比,这里在应用程序内部启动新的Activity的过程少了中间创建新的进程这一步,这是因为新的Activity是在已有的进程和任务中执行的,无须创建新的进程和任务。
自定义View Measure 中的参数
对象的几种引用方式,软引用在Java中做缓存
插件化,热修复
Dalvik和ART 区别的原理
RecyclerView ListView的区别,缓存机制是啥
组件怎么封装,怎么调用
(结合自己项目经验说说)
性能优化的工具,经验
MVVM中大dataBinding 是怎么实现双向绑定
DataBinding做了些什么事
DataBinding主要做了两件事:
- 1.取代烦琐的findviewbyid,自动在binding中生成对应的view
- 2.绑定VM层和V层的监听关系,使得VM和V层的交互更简单 这里的交互是指两个方向的交互,一是VM通知V层作改变,比如setText,setColor,二是V层通知VM作改变,比如click事件,edittext的输入
总结
-
1.DataBindingUtil.setContentView方法将xml中的各个View赋值给ViewDataBinding,完成findviewbyid的任务
-
2.ViewDataBinding的setVariable方法建立了ViewDataBinding与VM之间的联系,也就搭建了一个可以互相通信的桥梁
-
3.当VM层调用notifyPropertyChanged方法时,最终在ViewDataBinding的executeBindings方法中处理逻辑
总结MVVM:
-
1)低耦合。视图(View)可以独立于Model变化和修改,一个ViewModel可以绑定到不同的”View”上,当View变化的时候Model可以不变,当Model变化的时候View也可以不变。
-
2) 可重用性。你可以把一些视图逻辑放在一个ViewModel里面,让很多view重用这段视图逻辑。
-
3) 独立开发。开发人员可以专注于业务逻辑和数据的开发(ViewModel),设计人员可以专注于页面设计,使用Expression Blend可以很容易设计界面并生成xaml代码。
-
4)可测试。界面素来是比较难于测试的,而现在测试可以针对ViewModel来写。 由上面各个架构的讨论,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结果:
4、总结三种架构:
MVC 架构适合于大型系统,它可以分层且可以在实体层面切割为不同的机器或服务,只要彼此间具有适当的通讯协定即可。 MVVM 架构适合像XAML 这种与程式码无关(code ignorance) 的使用者介面设计,只要View 中下特定的指令与ViewModel 串接,就可以享有ViewModel 沟通的功能,而ViewModel 只需做一些特别的介面实作,即可平顺的和View 沟通。 MVP 架构适合集中由程式码决定View 动作的应用程式,而View 只需要实作特定的介面即可,不需要太复杂的工作,但Presenter 则可能会受限于View 介面的动作,而无法做更进一步对View 的控制。
5、小结
在Android开发中原有的MVC(Activity+layout)模式越来越不适用,首先,视图逻辑和业务逻辑不分,导致代码容易出问题、难以可持续性维护;其次,由于业务逻辑混在视图逻辑里面,视图基本无法复用,layout本身是代码文件,但是又不像java代码那样可维护,灵活,可以有逻辑,所以很少复用layout文件,有经验的Android程序员会尽可能避免复用Layout文件特别是复用别人写的layout文件。所以出于视图复用的目的原有的MVC也不适用,MVVM成了一种必要的选择。
-
- MVC 架构适合于大型系统,它可以分层且可以在实体层面切割为不同的机器或服务,只要彼此间具有适当的通讯协定即可。
-
- MVVM 架构适合像XAML 这种与程式码无关(code ignorance) 的使用者介面设计,只要View 中下特定的指令与ViewModel 串接,就可以享有ViewModel 沟通的功能,而ViewModel 只需做一些特别的介面实作,即可平顺的和View 沟通。
-
- MVP 架构适合集中由程式码决定View 动作的应用程式,而View 只需要实作特定的介面即可,不需要太复杂的工作,但Presenter 则可能会受限于View 介面的动作,而无法做更进一步对View 的控制。
EventBus作用,实现方式,代替EventBus的方式
EventBus的机制是什么?和Handler的区别怎样?
-
EventBus
是采用观察者模式实现的事件订阅总线,可以用在应用程序中,组件之间,线程之间的通信,并且由于事件可以是任意类型的对象,所以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快捷。 -
EventBus 是一个 Android 事件发布/订阅框架,通过解耦发布者和订阅者简化 Android 事件传递,这里的事件可以理解为消息,本文中统一称为事件。事件传递既可用于 Android 四大组件间通讯,也可以用户异步线程和主线程间通讯等等。
-
传统的事件传递方式包括:Handler、BroadCastReceiver、Interface 回调,相比之下 EventBus 的优点是代码简洁,使用简单,并将事件发布和订阅充分解耦。
-
Handler
是 Android 的消息机制,集中解决线程间通信问题。
RxBus、EventBus 对比:
1.从引入依赖包对比
RxBus 需要引入两个包,EventBus需要引入一个,如果项目中没有使用到RxJava编程的话,并不能减少包的依赖。
2 .从开发难度上对比
上面也提到了实现RxBus是基于RxJava的,作为一个新的编程方式函数式编程,对开发者的要求多多少少提高了那么一点,而且每一个订阅都需要返回一个Observable,由订阅者写具体的代码 需要执行在哪个线程中,而EventBus 最新版本采用注解预编译的方式,订阅者注册解注册只需调用一个函数,而且通过注解的方式可以标明事件的优先级,接收事件运行在哪个线程,并且能够实现粘性事件,这些RxBus都需要进行二次开发。
3.)从开发效率上对比
RxBus 需要进行大量的二次开发,否则只能实现简单的事件传递,而EventBus只需简单了解一下API就能上手。如果一个订阅者需要注册多个事件的时候,需要多个Observable全局变量,这不是疯掉了吗,而EventBus已经实现了一个订阅者订阅多个事件,和一个事件对应多个订阅者。
4.)从功能完善上对比
上面三个对比也说明了,EventBus实现了事件的优先级,订阅事件运行的线程场景,以及粘性事件,这些在RxBus上面都需要进行二次实现。
总结:
基于RxJava实现简单的事件总线管理是可以的,但是个人觉得想要取代EventBus难免有点说过头了。所以如果项目中没有使用RxJava的话 还是采用EventBus比较靠谱。
EventBus 带来的好处和引入的问题
好处比较明显,就是独立出一个发布订阅模块
,调用者可以通过使用这个模块,屏蔽一些线程切换问题,简单地实现发布订阅功能。
坏处可能比较隐晦,但这些需要足够引起我们的重视
-
大量的滥用,将导致逻辑的分散,出现问题后很难定位。
-
没办法实现强类型,在编译的时候就发现问题,(Otto实现了这个,但性能有问题)。在实现上通过一个很弱的协议,比如onEvent{XXX}, {XXX}表示ThreadModel,来实现线程的切换。后面在代码解析的时候,会说明这个问题。
-
代码可读性有些问题,IDE无法识别这些协议,对IDE不友好。
总得来说,如果项目里面有大量的事件交互,那么还是可以通过EventBus
来实现,否则还是推荐自己在模块内部实现观察者模式